时节不居,岁月如流,不知不觉,我们迎来了小年,在这喜庆美好的日子里,送上最美好温暖的祝福,祝愿全校师生在新的一年里,生活美满,健康平安。

小年的来源
小年,又叫祭灶节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神的日子,传说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,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善恶,让玉皇大帝进行赏罚。百姓们知道后,纷纷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拜灶神。希望灶神可以多向玉帝汇报家里的好事,久而久之,腊月二十三日就成了送灶神的日子,也被人们称为小年夜。
在北方小年时间是腊月二十三,南方小年时间是腊月二十四,尽管时间上有些许差异,但小年一到,也就说明“年”就要来了。这天过后,人们也就开启“过年模式”,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做准备。
小年习俗
01.大扫除
每至小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房间庭院,掸拂灰尘蛛网,干干净净迎新春。在北方称为“扫房”,南方称为“掸尘”。 因“尘”和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也有除“陈”尘布新的含义,其用意是把一切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等不好的东西统统扫出门,寄托了人们对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。
02.吃灶糖
灶糖,是由麦芽糖凝固,外面再裹上一层芝麻制作而成的,有健脾胃、滋阴清火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
民间传说,每年腊月二十三,灶王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,让玉帝进行赏罚,人们为了让灶神说些好话,于是便供奉灶糖,意在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,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。
03.吃饺子
在很多地区,一到腊月就开始吃饺子,冬至要吃,小年也要吃,大年三十、初一初五初七也要吃饺子......在小年这一天,民间也要吃饺子,寓意着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。
04.沐浴理发
民间有“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”的说法,小年这天,大人、小孩都要沐浴、理发去迎接新年的到来。意味着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全部洗掉,迎接新一年的好运。所以,除了家里面要焕然一新,每个家庭成员也要洗浴、理发,褪去过往的晦气,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。
小年诗词
小年
【宋】文天祥
燕朔逢穷腊,江南拜小年。
岁时生出乐,身世死为缘。
鸦噪千山雪,鸿飞万里天。
出门意寥廓,四顾但茫然。
小年夜
【明】吴与弼
虚堂明烛小年时,子弄瑶琴父咏诗。
会得心中无事旨,乐夫天命复奚疑。
祭灶诗
【宋】吕蒙正
一碗清汤诗一篇,灶君今日上青天。
玉皇若问人间事,乱世文章不值钱。
祭灶与邻曲散福
【宋】陆游
已幸悬车示子孙,正须祭灶请比邻。
岁时风俗相传久,宾主欢娱一笑新。
雪鬓坐深知敬老,瓦盆酌满不羞贫。
问君此夕茅檐底,何似原头乐灶神?
祭灶诗词之二——七绝诗
【宋】苏轼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明日东家当祭灶,只鸡斗酒定膰吾。
— END —
文字 | 吴贵薪
图片 | 孟珊
编辑 | 左捡
一审 | 企划部
二审 | 润菲
三审 | 周新合